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7/26“医药界华为”药明康德注册资本新增至约16.4
- 07/26这种草在医药界被称为“圣草”,功效每个人都
- 07/26恩格列净喜获医药界的“诺贝尔”奖
- 07/26从技术员到医药界“巴菲特”,靠一个秘方创业
- 07/26父亲是医药界首富, 她刚毕业就拥有千亿资产,
当规矩和文明沦落之后(3)
有一种史家看法,认为汉代的文化复兴受益于一个前提,就是刘邦去世早,仅享年六十一岁,如果再活个二三十年,以他的粗鄙性格,不知道会把国家折腾成什么模样。这种观点不太厚道,再说历史也不允许假设。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七年后,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下达焚书令,全国范围内大面积禁书,重点是记载六国历史的书、《诗经》、《尚书》以及诸子百家著作。“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文化官员用书),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全部上缴政府),杂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其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主要官员)黥(脸上刺字)为城旦(守城)。所不去者(不在禁书之列),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史记·秦本纪》)。再七年后,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一个浩大的帝国只存世十五年,其中的教训应该深刻反思。也在这一年,项羽率兵进咸阳城,放了一把烧了三个月的火,整个秦皇城,包括国家馆存图书,全部化为尘埃。秦始皇的焚书之害,是恶劣的政治对中国文化传统的一次大扫荡,也是对战国以降百家争鸣宽松文化生态的终结。
从文化的角度看,由秦国终结思想活跃的战国时代,本身就是个悲剧,因为是法家胜出。法家是只讲胜负、不择手段的代表,打着文化旗帜做反文化的事情。《史记·商君列传》里有一个典型的“三丈之木”案例,商鞅在一系列改革措施出台之前,搞了个取信于民的测试,把一根三丈高的木头竖在市场的南门。市场是人多眼杂之地,便于广告。在木头边上贴出一张告示,谁把这棵木头搬到市场北门,奖励十金。告示贴了三天,没有人理会,因为奖金高得离谱,老百姓以为是政府设下的骗局。三天后更换告示,把奖金提升到五十金。一个混混抱着赌徒心理把木头搬到北门,于是他得到五十金。这是典型的秦政府思维模式,实质上不是取信于民,而是不管政府做的事情多么出格,多么不靠谱,都不要去怀疑,只管相信并遵守就是。秦国公元前221年实现国家统一,十五年后,帝国大厦崩溃,大秦政府不是让陈胜吴广的游击队打垮的,而是失信于民,民心丧尽。春天到了,一棵树上的叶子绿了,漫山遍野就都绿了。
有一句老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读了《诗经》《尚书》之后,气质就不一样了。秦朝高度警惕《诗经》和《尚书》,在于这两部书的思想价值。《诗经》是一部诗歌集,但位列“五经”之首。《诗经》的源头在周代,周代的政府发明了一种民意调查方法,叫“采风”,采风就是采诗,采撷民间创作的诗歌作品。政府设置采诗官,类似于文联这样的机构,上到国家下到省市县都有这样的编制岗位。各地的采诗官把搜集到的诗上呈各诸侯国,诸侯国再择优上呈周天子,还要配上音乐朗诵,这就是当年的“献诗”制度。采诗官采诗以及诸侯所献诗有一个基本标准,就是以“怨刺诗”为主,相当于讽刺诗。讽刺诗里边可能有过头的话,但心态是真实的。赞美诗里全是动听的语言,但可能掺假,会有邀功的东西。周天子凭借这些诗洞察各地的民俗、民风、民情、民心和民意。《诗经》中的“国风”一百六十首诗,即是黄河流域上自甘肃下至山东十五个地域里先民生态的真实写照。当年的长江流域文化欠发达,叫“楚无诗”。“男女有不得其所(不如意,不称心)者,因相与歌咏,各言其伤”,“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年过后,百姓们各种聚会结束,各行各业又开始忙碌了),行人(采诗官)振木铎(一种响器,模样类似大的拨浪鼓)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配上音乐),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不走出门,指天子在宫中)而知天下。”(《汉书·食货志》)
孔子在这些诗的基础上编选出《诗经》,收录三百零五首作品。孔子当年身在鲁国,是怎么拿到这些原始资料的呢?《春秋·公羊传注疏》里有一句话:“昔孔子受端门(国之正门,即周天子)之命,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一百二十个诸侯国)宝书,九月经立。”这句话里包含着多层信息,孔子受周天子诰命著《春秋》,派子夏等十四位弟子去搜集,得到一百二十个诸侯国的历史资料,这些诗歌是作为国史资料拿到手的。孔子著《春秋》之后,又捎带着编辑出《诗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信息是,孔子不是以文学眼光编辑这部诗集的,而是以史家的态度,以醒世的眼光。
文章来源:《医药界》 网址: http://www.yyjzz.cn/qikandaodu/2020/0726/382.html
上一篇:送“催命符”的“医药代表”
下一篇:论《山海经》医药的神话特质及文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