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8/20医药界的“今日头条”:第三批全国药品集中采
- 08/18一个永不退缩的医药界泰斗!从利润8万小厂到
- 08/18父亲是医药界首富, 她刚毕业就拥有千亿资产,
- 08/17中国低调的医药界巨头:公司坚持不上市,坐拥
- 08/17父亲是医药界首富, 她刚毕业就拥有千亿资产,
彝族医药档案建设研究(2)
2.建档意识薄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医药所包含的文献古籍、照片、实物、口碑等多载体医药档案,对我国民族医药现代化建设有重要基础借鉴作用。档案部门领导未意识到民族医药档案的珍贵价值,仅限于特定表面层次的开发利用,造成相当一部分档案流失民间,尚未建档,或未以档案的形式进行扫描存储,或在机构搬迁过程中顺序混乱,甚至遗失。医药古籍类档案多为孤本,在日常利用中极易遭到损坏。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很多,均体现出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的意识薄弱。
3.彝族医药档案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撑。近年来,我国回、蒙、维、傣等民族医药理论研究日益成熟,可是彝族医药相对发展缓慢,档案理论研究滞后,严重阻碍了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的进度。
4.尚未建立相关工作规范与流程体系。工作不规范,缺乏完善的流程体系,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一直存在,造成兼具文物性质的古籍、经卷、石刻、图画、民族特色药物标本等档案资源认定工作困难重重;口耳相传的医药神话故事、单方、歌谣、验方、民间传说等珍贵的档案资源付之东流。
5.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机构分散、缺乏统一管理。目前,彝族医药档案散布在各地医疗机构或高校中。管理机构分散,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造成档案保管不善、安置混乱,甚至丢失等问题频发。
6.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缺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保障。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既需要档案方面人才也需要民族医药学专业人才。树立“走出去”的思维模式,完善人才招聘需求,创新档案人才培训模式,培养一批开展彝族医药档案管理与资源建设的专业人才,扩大民族医药文化的影响力。
7.管理手段陈旧、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仍局限在传统纸质、机械化的整理归档阶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也迈入了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轨道,档案资源建设工作者更要与时俱进,将信息化与现代化提上工作日程。
五、思考与建议
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研究应当在立足于档案学的基础上,借鉴历史学、民俗学、文献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运用多学科、多元视角的理论方法去研究探讨民族医药档案实践工作[2]26。同时,要特别关注对其他少数民族医药档案研究成果的借鉴,如藏族、回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医药在收集、整理、归档、传播、利用等基本问题的讨论日渐成熟,这些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结合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具体情况加以借鉴利用。
对云南、四川、贵州等不同地区彝族医药档案建设的差异化现状予以正确认识并总结反思。目前,云南省在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整理与资源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基于此,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应当积极借鉴云南省民族档案资源整理经验,认真总结寻找差异。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工作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新观念、新技术定将给彝族医药档案建设工作留下深刻的时代烙印。信息时代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网络技术、计算机操作等相关技能的学习,关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思考档案信息化工作前景,提升专业技能,注重档案资源的整合、传递与共享,开拓档案资源建设新路径。
关注彝族医药口述档案资源。彝族医药的继承和发展,除有彝文记载以外,其余部分都是靠口耳相传,失传现象十分普遍。关注彝族医药口述档案资源,做好口述医药资源的归档、抢救与保护工作对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意义重大。
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开展彝族医药濒危档案、珍贵档案、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扫描、复制、缩微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制作档案缩微件。同时考虑设立珍贵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专用库房,对重要、珍贵数字档案实施备份管理,实施分级管理。
[1]蒋冠.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05.
[2]田丽媛,胡梁雁.民俗档案研究及思考[J].湖南:文史博览(理论),2015(11).
★作者简介:何亚洁,成都中医药大学档案馆助理馆员,档案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
一、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的涵义彝族医药档案是指彝族人民在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等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反映其医学活动的原始记录。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以积累开发为目的,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方式对档案资源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收集、修复、整合、开发、形成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库的过程。二、彝族医药档案建设的主体内容1.彝族医药档案的收集。独木不成舟,充足完整的档案资源是彝族医药档案建设的前提与基础。统筹规划、上下协调,将散存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手中的医药档案资源全面收集,形成档案集合体是收集工作的内涵所在。收集重点:广征博收、应收尽收。在确定彝族医药档案收集范围时,应讲究全面性,将散存在民间的、其他多方机构保存的医药档案进行专业的档案化采集和记录整理,通过引导将构建主动权交到档案形成者手中,尽可能地将医经、医理、文献古籍、照片、实物、口碑等带有彝族医药特色的多载体档案收集齐全。收集方法:一方面普查摸底,拓宽征集渠道和途径,采取个人访谈文字记录、翻译文献、录像、录音、拍摄、拓印等措施,全面采集和记录散失或散存在民间、社会的彝族医药档案史料。另一方面,通过对彝族医药代表人物、传承人、民间医者、古稀老人的访谈,采集口述历史,真实记录彝族口耳相传的医药记忆,多层次、多角度丰富彝族医药档案资源。2.破损彝族医药档案的修复。大量的彝族医药档案散存在川、滇、黔、桂等少数民族地区,多数收藏者档案意识薄弱,保存条件与环境不尽如人意。彝族医药档案数量少、价值高,有寿命限制,这部分形成较早的档案受潮、变脆、粘连、破损严重,迫切需要对彝族医药档案进行裱糊等传统方式修复,以便开发利用。此外,还可采用数字化方式延长档案寿命,既较易实行、不影响原有保存权,同时又便于彝族医药档案资源收集,为实现彝族医药档案建设夯实基础。3.彝族医药档案资源的整合加工。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不能止步于无序、凌乱的档案积聚,采用新技术将档案资源类聚、重组、高效整合,实现档案资源整体效能的提高才是其最终目的。能否对收集到的档案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加工与科学管理,直接关系到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的成败。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绝不是单纯的信息资源集成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10。一方面实现信息的整合:以资源发现为宗旨,馆藏资源为基础,循序渐进分阶段推进为原则,将来自民间、医者、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信息中心的档案资源分类、立卷、编目、整理加工使之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需求的档案编研工作;基于互联网虚拟技术与信息整合加工技术,通过信息的耦合与补偿,实现更高层次的资源整合与信息增值。另一方面,要实现管理的整合:档案资源的整合涉及多个信息服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要树立统一的观念,建立统一的管理制度与标准,统一步调,加强交流与合作。三、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现状彝族地区地处边疆地带,自古重视医药研究。彝族民间遗存大量彝文医药古籍与文献档案,流传于民间的口头医药档案也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近年为弥补彝族医药历史空白,先后组织有关医学、史学专家,整理出部分彝族医药文献出版发行,但距彝族医药档案资源的建设还是相差甚远。受内、外界因素影响,彝族药方、经方、单方、验方损毁、流失、失传现象频发,彝族医药一直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基础。要想建立健全彝族医药档案,就必须从源头出发,找到丢失于民间的古籍、文献、药方、经方、验方加以整理。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以现有的资源为基础,针对问题有的放矢、有目的、有计划地长期坚持实施。四、面临的现实困境1.档案部门的处境尴尬。从民族医药档案实践层面来看,档案部门很早就开始了彝族医药档案的相关整理工作,然而由于档案学属于边缘学科,交叉的学科定位给档案部门的工作展开造成了困惑。目前政策上的缺失和传统档案思维的限制,导致彝族医药档案在整个民族档案实践工作与理论研究中依旧处于不起眼的位置。对彝族医药资源建设工作的讨论还很局限,更缺乏与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互动。2.建档意识薄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医药所包含的文献古籍、照片、实物、口碑等多载体医药档案,对我国民族医药现代化建设有重要基础借鉴作用。档案部门领导未意识到民族医药档案的珍贵价值,仅限于特定表面层次的开发利用,造成相当一部分档案流失民间,尚未建档,或未以档案的形式进行扫描存储,或在机构搬迁过程中顺序混乱,甚至遗失。医药古籍类档案多为孤本,在日常利用中极易遭到损坏。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很多,均体现出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的意识薄弱。3.彝族医药档案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档案资源建设与开发利用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撑。近年来,我国回、蒙、维、傣等民族医药理论研究日益成熟,可是彝族医药相对发展缓慢,档案理论研究滞后,严重阻碍了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的进度。4.尚未建立相关工作规范与流程体系。工作不规范,缺乏完善的流程体系,管理意识薄弱等问题一直存在,造成兼具文物性质的古籍、经卷、石刻、图画、民族特色药物标本等档案资源认定工作困难重重;口耳相传的医药神话故事、单方、歌谣、验方、民间传说等珍贵的档案资源付之东流。5.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机构分散、缺乏统一管理。目前,彝族医药档案散布在各地医疗机构或高校中。管理机构分散,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造成档案保管不善、安置混乱,甚至丢失等问题频发。6.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缺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是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保障。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既需要档案方面人才也需要民族医药学专业人才。树立“走出去”的思维模式,完善人才招聘需求,创新档案人才培训模式,培养一批开展彝族医药档案管理与资源建设的专业人才,扩大民族医药文化的影响力。7.管理手段陈旧、信息化程度较低。目前,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仍局限在传统纸质、机械化的整理归档阶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工作也迈入了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轨道,档案资源建设工作者更要与时俱进,将信息化与现代化提上工作日程。五、思考与建议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研究应当在立足于档案学的基础上,借鉴历史学、民俗学、文献学、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成果,运用多学科、多元视角的理论方法去研究探讨民族医药档案实践工作[2]26。同时,要特别关注对其他少数民族医药档案研究成果的借鉴,如藏族、回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医药在收集、整理、归档、传播、利用等基本问题的讨论日渐成熟,这些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值得我们结合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的具体情况加以借鉴利用。对云南、四川、贵州等不同地区彝族医药档案建设的差异化现状予以正确认识并总结反思。目前,云南省在彝族、傣族等少数民族档案资源整理与资源建设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基于此,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应当积极借鉴云南省民族档案资源整理经验,认真总结寻找差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工作受时代发展的影响,新观念、新技术定将给彝族医药档案建设工作留下深刻的时代烙印。信息时代档案部门工作人员要与时俱进,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网络技术、计算机操作等相关技能的学习,关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思考档案信息化工作前景,提升专业技能,注重档案资源的整合、传递与共享,开拓档案资源建设新路径。关注彝族医药口述档案资源。彝族医药的继承和发展,除有彝文记载以外,其余部分都是靠口耳相传,失传现象十分普遍。关注彝族医药口述档案资源,做好口述医药资源的归档、抢救与保护工作对彝族医药档案资源建设意义重大。坚持特色、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开展彝族医药濒危档案、珍贵档案、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针对不同的状况,采取扫描、复制、缩微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制作档案缩微件。同时考虑设立珍贵档案和特殊载体档案专用库房,对重要、珍贵数字档案实施备份管理,实施分级管理。参考文献[1]蒋冠.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05.[2]田丽媛,胡梁雁.民俗档案研究及思考[J].湖南:文史博览(理论),2015(11).
文章来源:《医药界》 网址: http://www.yyjzz.cn/qikandaodu/2020/0820/453.html
上一篇:谈当前医药营销创新思维与发展
下一篇:浅谈某大型集团下属某医药研发公司发展混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