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4/26冷知识: 为什么有些药要以胶囊包裹着呢?
- 04/26饵料和小药都有“建议用量”这看似合理配饵,
- 04/26修订这14种药品说明书,涉及儿童用药
- 04/25同一款药,长沙两家药店价格相差近两倍
- 04/25紧急提醒!涉及14个儿童药品!
饵料和小药都有“建议用量”这看似合理配饵,(2)
小药有个“药”字,这恐怕是许多钓鱼人觉得高深的方面。更何况人的用药都有“建议用量”,钓友更觉得钓鱼小药——应该标注、甚至必须有建议用量。
其实不然,上文提到真要形象的比喻,钓鱼小药更类似人们使用的调料,调料上为啥都不标注“建议用量”呢?其实原因简单,就是不知道你要做什么菜肴、不知道你的口味,反而标注了就等于会用错、甚至凸显厂家外行了……
这些其实都是阻碍认识和使用小药的弊端,甚至就是营销的骗局……然而,钓鱼领域多年坚持“例外”。
果酸类小药
这是在自媒体平台,许多朋友“认知度”较高的,所以先说这个。这类添加剂市面上90%以上,就是酸味剂+甜味剂+香精的类别。至于是否含有浓缩果酸、加多少甜味剂、用啥品类的果酸香精……这些才决定这款小药本身的性质——而不是“果酸”两个汉字。但太多钓鱼人,纠结和认识的,仅是汉字。
前边用“臭了街”的东西举例,这次用市面上少有的举例吧,如,一款纯粹的浓缩类型果酸:针对生口鱼,配合高甜饵料添加0.5%,就能有效给饵料“成倍增甜”,这也是生口鱼饵料也要加一点“果酸”的原因。但酸味剂的“果酸”呢?要多加,而后还要1-2小时后再加,因为酸味剂常见经时后会反应殆尽。
针对应激反应的鱼,淡味、低雾化饵料添加量就要多一点,根据鱼种或水质可能加到5%甚至更多,这反而会迎合问题鱼的适口性,有效减少蹭线和增加“实口”。以上这两条对比,差了10倍的用量,有木有?
钓鱼药酒
“药酒”钓鱼人更熟悉,其实也等于误区更多。这缘由钓界坚持不懈的商业宣传,也“基于”药酒本身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
就市售的药酒而言,多为再加香精和甜味剂的,这某些意义上,就等于借助药酒之名,而卖的是一款复合型添加剂了。其实复合型添加剂,更不该有“建议用量”。因为复合型添加剂,在鱼情下要形成对路,反而关键的就是用量。
举个实例,全国竞技驰名的常兴庄渔场,某年的竞技池,一个大赛前被某厂家“调塘”——这就造成了紧邻的两个坑塘:同样的鱼、近似的密度、同样的饵料、要想钓小分,一个坑塘就要促摄精半瓶、再加半瓶牛肉汤;另一个坑塘,促摄精耳挖勺的用量,牛肉汤半瓶盖……
这体现出了什么?为何1.2号坑塘的用药量截然的不同?——这就是典型的水质和鱼体,才决定“小药”的品类和用量。这能是厂家或促销的大师在之前就知晓的吗?
通过上边的例子,是不是就能明显看出来,如果真按照什么“建议添加量”,反而就等于钓不好鱼了?这明显的弊端,还用再多说吗?
看到最后,您还觉得饵料尤其钓鱼小药应该“遵守”什么建议用量吗?即使初始的尝试,也应该基于小药的性质和鱼情吧?否则,弊端不是加多就是加少……钓不好鱼,才是准的。
所以,真要科学、理智的钓鱼,钓鱼人反而要舍弃什么“建议用量”(或者说,只有在严格的范围和前提下,才会有一个初始的建议用量)。这就像不要纠结商家基于健康和要求标注的:盐建议加两克——而要根据食材、菜肴、口味针对性使用。最简单的道理:清汤和腌菜的加盐量是不是明显不同的呀?是不是都和“建议用量”相差很多,才好吃呀?
本文有感于近期的粉丝交流:真有太多不说环境和鱼情,只问“建议用量”的问题……再放眼平台,无前提就问什么饵料怎么配、什么小药加多少的钓鱼人真的太多了~笔者基于10多年的鱼饵研发从业经验,给您泼个冷水——如果忽略前提,什么饵料配方、小药根本无意义;学会掌握鱼情下的使用和应变,才是硬道理。这也是达奇#钓鱼#网(北京钓鱼达人)在钓界反复提醒快20年的问题啦……这篇文章您是赞同?还是恼羞成怒?评论区,咱们再见~
文章来源:《医药界》 网址: http://www.yyjzz.cn/zonghexinwen/2021/0426/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