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介绍
期刊导读
- 04/17全国十强医药大学排名公布,这三所大学排名倒
- 04/17一种药覆盖五大降压药物靶点,脑啡肽酶抑制剂
- 04/16海口这8家药店可回收置换过期药品
- 04/16小品种“救命药”如何保供应、降价格?“药联
- 04/16京津冀开展“3+N”药品联盟采购平均降价70%
一种药覆盖五大降压药物靶点,脑啡肽酶抑制剂
在临床上,当前占据高血压药物治疗核心地位的是传统五大类降压药:普利类药物(ACEI)、沙坦类药物(ARB)、地平类药物(CCB)、噻嗪类利尿剂以及洛尔类β-受体阻滞剂。尽管这五大类降压药已经累积了不计其数的临床应用经验,但是依旧有不少患者的血压并未得到理想的控制。比如说,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难以降下来的脉压差、使用三种甚至四种降压药联合都无法达标的难治性高血压等。
好消息是,经过过去几年全世界范围内的多项大规模临床验证,我们终于迎来了一种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英文简写ARNI。这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这种新型降压药,它与过去的降压药相比有何优势?哪些患者可能获益?
首个填补利钠肽降压靶点的药物
高血压患者当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原发性高血压,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难以用某一种具体的病因来解释原发性高血压的形成。因此,医学上不得不将其视为一种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引发的疾病。
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认为: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SN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外周血管内皮与舒缩系统还有利钠肽系统等都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当前,传统的五大类口服降压药物都分别对应着导致高血压形成的某一种具体机制,比如说:
洛尔类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主要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可以控制心率;
普利类药物与沙坦类药物都是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降压的同时有比较好的心脏以及肾脏保护效应;
地平类钙离子拮抗剂主要通过舒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来控制血压;
噻嗪类利尿剂则是通过排水、排钠降低血压,是最早用于降血压的经典药物之一。
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这五大类常用降压药当中没有一种是作用于利钠肽系统的。而脑啡肽酶抑制剂这种新药恰好来弥补了这个空缺。
“利钠肽”大家可以理解为一类我们人体可以自我分泌并且具有降血压活性的物质,可以形象地描述为“生理性降压剂”。身体里主要有三种利钠肽是具有降血压效应的,它们分别是:心房利钠肽(ANP)、脑钠肽(BNP)以及C型利钠肽(CNP)。
是的,这些利钠肽都是可以帮助我们降血压的物质。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患者而言,这些利钠肽应该多多益善。然而身体中有一种酶叫做“脑啡肽酶”,专门负责降解并让这些利钠肽失活。为了让体内有更多的利钠肽发挥生理效应,药学专家们研发出了一种药物叫做“脑啡肽酶抑制剂”,化学成分为“沙库巴曲”,可以在体内通过抑制脑啡肽酶的作用让利钠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从而实现血压的下降。
2017年,沙库巴曲与“沙坦类”药物缬沙坦的合剂---“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我国正式上市,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每一粒沙库巴曲缬沙坦当中含有等摩尔数量的沙库巴曲与缬沙坦,并且在进入人体以后可以有效发挥双重活性。在促进利钠肽作用的同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因此,其毫无疑问具有明显的降血压效应。
2021年初《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患者临床应用的中国专家建议》正式发布,这意味着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作为一种具有全新降压机制的口服药物,成为降血压治疗中的一大“新星”。
ARNI全面覆盖传统降压药物治疗靶点
每当一种新药出现,大家一定会问:这种药物相较于之前已有的药物,到底有何优势呢?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的最大优势,那就是:它有可能成为涵盖最多降压治疗靶点的药物。
为何这样说呢?这就要从利钠肽降压的多重机制来说起了:
第一,肾性机制。利钠肽之所以叫“利钠”肽,就是因为其可以促进钠的排泄,这与利尿剂促进水钠排泄、减少水钠潴留的效应是类似的。此外,利钠肽还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以及醛固酮的生成,这与沙坦类药物以及普利类药物的作用相似。可以说,利钠肽的肾性降压机制当中,同时涵盖了利尿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这两点;
文章来源:《医药界》 网址: http://www.yyjzz.cn/zonghexinwen/2021/0417/995.html